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

早期的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是 X 射线荧光检验系统, 它采用荧光屏将 X 射线照相的强度分布转换为可见光图象。50 年代左右引入了电视系统,通过电视摄象, 在监视器上观察图象。由于存在图象亮度低(仅为 0. 3×10- 3cdöm2左右)、颗粒粗、对比度梯度低等缺点, 荧光屏图象的细节和灵敏度都低于胶片图象, 观察这种图象需 30m in 的眼睛暗适应时间, 这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这种系统主要应用于轻合金铸件、薄焊缝和包裹等的检验。50 年代初研制了图象增强器, 早期图象增强器的亮度增益为 1 200~ 1 500, 而现代图象增强器的亮度增益高达 10 000 以上, 并具有良好的分辨力。这样, 输出屏上的图象亮度可达 0. 3×103cdöm2, 极大地促进了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的工业应用。70 年代以后,其它技术的发展导致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也产生了很大改进, 主要包括
① 改进图象增强器主屏的材料。
②研制适应高能(可达 10M eV) 的图象增强器。
③ 引入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④ 应用微(小) 焦点 X射线机, 采用投影放大射线照相技术。
这些改进使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在中等厚度范围内, 其象质计灵敏度已可接近胶片射线照相的水平。与图象增强器同时发展的是直接对 X 射线敏感的X 射线电视摄象管。由于它们需要较高的X 射线通量, 因此该技术只局限于检验低密度的电子组件、印制电路板及类似的应用。低亮度电视摄象管(LLL TV)、分流直象管、正析摄象管和二次电子传导光导摄象管等的研制以及新的低噪声视频电路的出现, 使电视摄象管可用以直接扫描常规的高分辨力荧光屏。近年来研究了数字实时成象检验系统, 使用闪烁检测器和荧光
2光电倍增器或扇形检测器阵列拾取信号。直接数字化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 并可给出适宜电子成象过程、进行图象增强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图象的动态范围可达 1×10E8....

查看全文,请点击“PDF图标”下载全文浏览。(下载方法:鼠标右键点击PDF图标,点击目标另存为。)


TAG: